校园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动态 > 正文

名单新鲜出炉!我校在这项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创新高

作者:王付平/图文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6日 20:04浏览次数:


5月9日至10日,第五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落下帷幕,获奖教师(团队)公示名单出炉,我校推选的5名教师(团队)全部获奖,斩获二等奖4项,三等奖1项。学校在本次大赛总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,展现了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强劲实力。


1


赛事背景:高标准竞技,全省竞争激烈


第五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江西省教育厅指导,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,该项赛事是纳入《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》中唯一的本科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。本次大赛共吸引来自全省45所本科高校的1643名教师(团队)参与角逐,共产生一等奖40个、二等奖85个、三等奖90个。大赛以“推动教学创新,培养一流人才”为主题,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,从课程内容重构、教学方法创新、教学环境创设、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效多维度等进行综合评价,旨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,有效助力“四新”建设,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,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,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。学校在本次大赛中实现获奖数量与质量“双突破”,充分彰显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教学创新能力。


0ec36ec0d4cea82021b5c0df11289a7


获奖亮点:多赛道全面开花,创新成果亮眼


学校在本届大赛中获奖覆盖新工科、新文科、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等多个领域,凸显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与跨学科融合特色。

新工科正高组二等奖获得者郭钊教师(团队)的《材料力学》课程,紧扣“新工科”建设要求,围绕工程实践能力、系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,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,同时融合思政教育与信息化技术,形成系统化、实践化、协同化的教学创新模式。


课程思政正高组二等奖获得者张敏教师(团队)的《外贸商品学》课程,深入探索课程思政建设,将国际贸易规则、中国外贸发展成就、诚信经营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,通过案例研讨、企业实践等方式,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与职业素养,强化责任担当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贸人才提供新范式。


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获得者周骞教师(团队)的《审计学》课程,构建了“3阶次-3导师-3课堂-3资源”分层教学框架,以AI、图谱工具实现生成式教学流程再造,通过真实项目、真企任务、数智审计工坊等多元教学场景,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应用、交叉融合等高阶能力。


产教融合地方组二等奖获得者刘祥丽教师(团队)的《化工原理Ⅰ》课程则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重构课程体系,融入现代化工设计软件及绿色化工理念,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,采用项目驱动教学,显著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。


新工科中级及以下组三等奖获得者张波教师(团队)的《电力电子技术》课程,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学院,以“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”为核心,创新突出引导和探究式的“BOPPPS+翻转课堂+项目式”混合式教学模型,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,相关成果在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教学论坛上进行了推广。


3


备赛历程:专家精准指导,团队精益求精


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,二级学院高度重视,广泛动员、组织教师参赛,通过网络评审及现场角逐,学校最终从37个入围团队中遴选了5个团队参加省级赛事。为备战本届大赛,教务处、二级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了多场线上线下培训,并通过“一对一”辅导、模拟答辩等形式不断打磨参赛材料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李松志在备赛期间对选手强调,赛事是“教学理念交流碰撞的平台”,需以创新推动课堂革命,深化产教融合,不断提升课程质量,助推创新人才培养。


4


学校将以此次教学创新大赛为契机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创新成果与地方发展需求深度融合,构建“以赛促教、以教促产”的良性生态,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教育新动能,奋力书写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新时代答卷。


教务处供稿

责编:李金玲 徐心雨 审核:钟婵娟 汪浩

关闭窗口
联系我们

学校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   
Email:jjuxb@jju.edu.cn     邮政编码:332005   
招生电话:0792-8310030 8310031    

Copyright ©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 备案序号:赣ICP备10004574号  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

访问统计:您是第位访问者